【景咖故事】她是女皇的化身,已慈悲凝眸了千年
公元605年,刚刚登上皇位的隋炀帝杨广来到了洛阳邙山,望着远处被伊水一分为二,仿佛一座天然石门的伊阙山问道:“这难道不是天成的龙门吗?为什么不把首都建在这里?”大臣恭维的回答说:“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这是处风水宝地,之所以不在此建都,是为了等待陛下您啊!”隋炀帝听后非常高兴,自此决定营造大隋朝的新都城——洛阳。而位于洛阳城南的伊阙山因为正对着皇宫,仿若皇城的大门,而被正式赐名为龙门。而今天,我们之所以对龙门这个地方如雷贯耳,却是因为这里坐落着闻名世界的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
在龙门山两岸,开凿石窟的历史长达400多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隋、唐等数个朝代,在现存的2100多个窟龛中,保存了佛像10万余尊,题记碑刻3600余品,佛塔40余座,工程浩大,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一切,还要从1500多年前的一次迁都说起。
北魏——一个由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王朝,自公元386年建国起便日益兴盛,经过不断地兼并战争,逐步统一了中国广大的北方地区。然而,作为帝国的统治者,孝文帝拓跋宏却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而忧心不已。鲜卑人太少了,想要以微末的族群来统治庞大的汉民族,在汉人世代生存的土地上奴役汉人,这样简单而粗暴的统治还能维持多久?怎样才能把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坐稳呢?年轻的皇帝痛定思痛,终于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下令鲜卑族全面向汉族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国家首都从少数民族众多的山西大同迁往汉人聚居的中原腹地河南洛阳;其次,要求鲜卑人放弃紧身窄袖的鲜卑服装,改穿宽袍大袖的汉服;第三,命令鲜卑贵族放弃原本的民族姓氏,统一改为汉族姓氏,孝文帝拓跋宏率先改皇族姓氏为元,自称元宏,从此以后,步六孤、莫那楼、尸突等鲜卑姓氏渐渐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陆、莫、屈等汉族姓氏;最后,要求30岁以下的鲜卑人放弃鲜卑语,改学汉语,说汉话,违者一律重罚。这样翻天覆地的改变,让大部分顽固守旧的鲜卑贵族感到十分的惶恐,他们早已过惯了粗狂放纵的日子,草原和牛马才是鲜卑人的天堂,汉人的婉约细致在他们看来简直不堪一击。于是,他们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汉化,这些反对者中甚至包括了孝文帝的妻子冯皇后和太子拓跋恂。然而,再多的反对也动摇不了孝文帝改革的决心。他清楚的知道,不向汉民族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先进的文化群体,一味靠凶残的武力镇压,国家是不可能长久的。为此,他下旨废皇后冯氏为庶人,赐死了不肯执行汉化改革的太子。突破了重重阻碍,终于在公元494年正式迁都洛阳。 随着首都的迁移,大批人口涌入了洛阳,其中也包含了大量曾经参与开凿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手工匠人。为了表达对过世的祖母冯太后的思念,孝文帝下令,让这些匠人们在龙门山开凿石窟,为过世的祖母祈福。这就是龙门石窟的开山之作——古阳洞。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的南段,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石灰岩溶洞。洞中主尊释迦摩尼佛,双手交叠着坐在宝座上,呈现出禅定的姿态。脸庞长而圆,身体瘦削,穿着轻薄的袈裟。佛像两侧侍立着两位菩萨,他们头戴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下穿长裙,表情庄重安宁,姿态优美娴雅。这种简约清瘦的造像正是北魏后期最为流行样式,与后世以丰满圆润为美的唐代造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时光流转,孝文帝拓跋宏和早已消失了的鲜卑民族,带着北方的箭和马呼啸而来,为中国推开了隋唐盛世的大门。1300多年前的一天,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大唐帝国的皇后武则天亲临龙门山,主持奉先寺石窟的竣工仪式。据说,这天洛阳的上空出现了万丈霞光,沿着伊水绵延几十里,在武则天热切的注视下,卢舍那大佛第一次向世人展露出他慈悲的笑容。
卢舍那,是梵语智慧广大、光明普照的意思。传说释迦摩尼佛有三个化身,卢舍那佛就是其中之一。它代表着佛已经修行圆满,大彻大悟,获得了绝对的真理。熟悉龙门石窟的朋友们都知道,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脸来雕刻的。为什么,一国的皇后会出资建造这样一尊大佛呢?这就要从武则天的上位之路说起了。早在贞观年间,武则天就入宫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小老婆。唐太宗死后,没有生育子女的后妃被统一遣送到皇家寺院感业寺落发出家,武则天也不例外。然而,仅仅两年之后,这个美貌多情的女子就被唐高宗李治重新接回了皇宫,并迅速的生下了皇子李宏。回宫后的武则天步步为营,凭借着唐高宗的宠爱和过人的心计,一步一步走上了皇后的宝座。在唐高宗头痛病发时,武则天逐步接过了处理国家政事的大权,与她的丈夫同朝听政,史称“二圣”。对权力的渴望让她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垂帘听政的皇后,她想要走到台前,不依附于任何一个男人的威势,掌控这个繁华的帝国。然而,千百年来,没有一个女人做到过。武则天清楚地知道,她只能徐徐图之,潜移默化的达成自己的心愿。于是,她命人宣扬,皇后武则天是佛的化身,她将给天下百姓带来极乐和安康。为了印证她的传言,她捐资两万贯,命人在龙门西山修建奉先寺,寺内主供佛卢舍那佛要按照她的面容来雕刻,让大唐的臣民都看到,她是佛的化身,天命的君主。
1300年过去了,这尊承载着武则天美好梦想的佛像依然端坐在宝座上,慈悲的凝视着世人。他高17.14米,相当于5层楼那么高,其中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仿佛一个巨大的双层巴士。佛像头顶为波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眼含慈悲,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整个面部丰满圆润,圆融和谐,安详自在。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感到敬仰却不畏惧。
除了卢舍那大佛以外,奉先寺石窟还有8尊巨型的造像,其整体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共九尊大像。石刻匠人们按照佛教的仪规,雕凿了具有不同性格和气质的大型雕像群体,而且还把这组群像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得水乳交融、淋漓尽致,显示出中国古代艺术家独特的匠心。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也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龙门石窟的维修和保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它:“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自北魏以来,在长达400多年的时光里,龙门山两岸建造了2100多个石窟,它们有的是贵族为家人祈福消灾所建;有的是僧人为供奉佛祖菩萨所建;有的刻满中药药方,为平民百姓提供医疗保障,可以说每一个石窟背后都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至于这些石窟到底承载着怎样的故事,就请你亲自来龙门看看吧!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景咖故事,恭喜你对世界又多了一份认知。想要听更多的景点故事,就请下载咱们的链景APP吧。